13家保險機構投資養老社區,保險老產業塑可持續模式
時間:2022-10-01 14:11 來源: 作者:小杰 人瀏覽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60歲及以上人口占比18.70%,65歲及以上人口占比13.50%,人口老齡化程度進一步加深。然而,與老齡化不相匹配的卻是當下的養老服務供給不足。保險業因與養老產業的強契合,成為了參與養老服務的主力之一,其中又以養老社區最受險企追捧。
在6月25日召開的首屆中國保險養老融合與發展論壇上,大家保險集團董事長何肖鋒介紹,包括大家保險在內,市場上已有13家保險機構投資的近60個養老社區項目,為全國20余省市提供床位數超8萬張,充分發揮了商業保險的催化劑和黏合劑作用,有效促進養老健康服務業發展。
保險公司早已開始布局養老產業
作為最早感知人口年齡結構變化的行業,其實早在十幾年前,一些保險公司已經穿透周期悄然布局養老產業。
從具體運作模式看,主要分三種:重資產模式、輕資產模式、輕重并舉的資產模式。
重資產模式主要是險企使用自有資金直接參與到養老地產的建設和運營過程中,這之中最受關注的就是泰康保險。作為最早進入養老社區領域的險企之一,泰康保險采取的就是買地自建的模式,而這也成為了當下險企進入養老社區的一個主要途徑。值得一提的是,重資產模式考驗險企流動性、戰略定力和運營能力,對保險公司的資源整合能力也提出了極高的要求。
相比之下,輕重并舉的模式對險企的資金流動性要求較低,保險公司得以用較少的資金撬動更大規模的養老服務供給,以更多的專業護理和運營服務加持養老社區。例如中國太平就采用了輕資產和重資產結合的方式,一方面是斥重資產打造了大型CCRC社區梧桐人家,另一方面打造以旅居社區為主的太平樂享家項目,已有多個第三方養老社區項目。
此外,還有部分保險公司采用純輕資產的模式,輕資產運作負債少,例如大家保險,探索以核心城區高品質養老機構布局為主,以城郊特色化持續照料退休社區為輔的差異化發展道路。
保險公司通過整合養老資源,將多層次的養老服務與保單有機結合,以剛性的養老需求帶動相對低頻的保險需求,形成新的銷售場景和客戶群體,既實現了從客戶需求出發定制服務方案,也為自己打開了轉型發展的廣闊空間。何肖鋒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
目前大多數養老社區尚處于運營虧損階段
由于我國險企養老社區仍處于初期階段,從運營模式來看,養老社區收入來源包括入門費、會員卡、月費和其他服務費用,并通過給予滿足條件的保險客戶入住養老社區的資格、優先入住的權限和部分折扣優惠的形式,來實現和保險業務的聯動。而只租不售的監管要求也使保險系養老社區的投資回報周期更長,目前大多數養老社區尚處于運營虧損階段。
一位險資投資人士表示,養老社區的投資回收期長達10年-20年,但僅以此判定養老社區不賺錢,也是不科學的。清華大學教授周燕珉指出,保險企業做養老運營能夠盈利的并不多,還處于爬坡期,尤其是養老機構入住率的提升,是一個慢熱過程。
新開業養老社區普遍都需要經歷入住率上升階段,當入住率達到一定比例時,就能夠實現盈虧平衡和良性運轉,這和其他產業并無不同。真正不同的是,養老社區一旦住滿,會處于長期滿員狀態,較少出現入住率大幅起落的情況,盈利性相對穩健。大家保險相關人士稱,保險行業與養老產業的戰略協同反哺了養老社區,并塑造了一個穩定可持續的商業模式。長期來看,當我國進入平穩發展周期,養老社區的投資價值將更加明顯。作為一個與生命周期為伴的行業,保險資金的長期優勢、規模優勢和保障投資協同優勢,都將在大養老生態中得以凸顯。
記者注意到,保險公司在加大養老社區投入的同時,進一步加大了對養老產業鏈上下游的投資。近年來,保險資金在醫療、健康、養老產業鏈的投資規模非常大,主要目的在于延伸產業鏈鏈條,打造康養大生態,進而大幅降低成本、提高效率。目前,一些頭部和大型保險公司已經著手以養老服務賦能和反哺保險產品和保險營銷,開辟了一條或許可以延續保險快速發展和增量發展的整合營銷的新賽道。
本文標簽:養老金,養老服務,居家養老,養老保險,社保,
本文標題:13家保險機構投資養老社區,保險老產業塑可持續模式
本文出處:http://m.8989728.cn/news/news-dongtai/8085.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