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老人在家養老,廣州構建1+N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
時間:2022-10-01 14:04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從廣州市民政局了解到,針對街鎮綜合養老服務功能相對薄弱、自我造血能力不足以及養老床位結構性問題,廣州市以街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頤康中心)為抓手,積極構建1+N基本養老服務網絡,并大力推廣家庭養老床位服務,成為解決養老服務優質供給不足、加快建設高水平老年友好型城市的創新舉措。
一站多點,把沒有圍墻的養老院嵌入社區
受固有養老觀念和養老服務現狀、家庭經濟狀況等因素影響,我國大多數老年人更愿意選擇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在養老事業呈現的9073格局下,做實做細做優街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頤康中心)無疑成為當前打造老年人高品質生活標桿的一大發力點。
在廣州市老年人口最多的越秀區,位于鹽運西一巷的北京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頤康中心)是政府主導委托社會力量運營的街(鎮)級社區養老服務設施,也是街道提供基本養老服務的主陣地。這一頤康中心共五層,一到二層提供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有助餐配餐區,多功能活動區,康復訓練區、日托休息區等多個功能區域,三到四層提供機構養老服務,設有全托養老床位12張。在廣州市首批24項基本養老服務項目中,除了傳統的助餐配餐,生活照料,老年人還可以在這里享受照護需求評估、養老服務向導、日間托管、康復護理等18項基本養老服務項目。
像這樣的頤康中心如今已經成為廣州市全面推進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協調發展的重要抓手。2020年,廣州市委深改委印發了《廣州市街鎮綜合養老服務中心(頤康中心)建設提升三年行動方案(20212023年)》,在社區養老服務設施全覆蓋基礎上,每個街鎮至少建設1個具備全托、日托、上門服務、統籌調配資源等綜合服務功能的頤康中心,每個村居至少設置1個具備日間照料、上門服務、助餐配餐等功能的頤康服務站,形成1+N基本養老服務網絡,為失能(失智)等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康復護理、生活照料、醫療保健、日間托管、臨時托養、輔具租賃、家居改造等覆蓋老年人全生命周期的綜合養老服務。既能更有效滿足老年人多元化、個性化、就近就便養老服務需求,又找準介入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的可持續模式。截至2021年9月,全市176個街鎮已建成頤康中心179個,實現街鎮全覆蓋并逐步輻射村居,逐漸在廣州搭建起了一張一站多點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
解決最后一公里,將專業養老床位搬進家門
在2020年10月下旬的一天,96歲高齡獨居家中的區婆婆在收拾衣服的時候不慎跌倒,她接通了家庭養老床位設備中的緊急呼叫器,警報信息立刻發到了廣州市海珠區天泓養老院服務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馬上通過視頻監控和區婆婆進行通話。婆婆告訴我們她臀部右側疼痛不能起身,我們便立即通知了家屬,也聯系了社區醫院的醫務人員,指導家屬合理搬運婆婆,避免二次損傷。
這一次突如其來的跌倒讓區婆婆本人及其家屬都意識到,在老年人身邊有既滿足需求又唾手可得的養老服務,其實比很多人想象的更重要。如何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的15分鐘高質量養老服務網絡,仍有一些痛點:高齡老人的床邊問題、無人照料的身邊問題、配套社區養老服務的周邊問題……而當前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所面臨最緊迫的需求之一,是高齡、有疾病、失能失智老年人的照護問題。
為此,廣州市大力推廣與頤康中心相配合的家庭養老床位服務,由養老服務機構為有專業照顧服務需求但不愿意入住養老機構的居家老年人進行適老化和智能化家居改造,并按照養老機構的服務標準提供全天候、全方位的居家照顧服務,服務半徑范圍不超過15分鐘,滿足老年人養老不離家的愿望。有別于傳統的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家庭養老床位服務提供的是三合一的入戶服務:一是適老化改造入戶,為老人的居住空間進行地面防滑、安全扶手加裝等改造,打造安全、舒適的家居環境;二是智能監測設備入戶,機構通過安裝智能設備24小時監測老人在家生活的安全狀態,老人在家里可呼叫求助或預約上門服務;三是養老服務入戶,老人可根據需求選擇健康管理、助餐配餐、康復護理、陪同外出、生活照料等個性化服務,從而將專業養老機構服務延伸到家庭,加快居家環境品質化、養老服務智慧化、關愛服務體系化,營造安全、便利、舒適的老年宜居環境。截至2021年9月,全市各區已建成家庭養老床位超過1.6萬張,為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解決最后一公里的問題。
強化組織保障,做好背后搭網的那雙手
在這張服務網絡的搭建中,搭臺的是政府,但登臺主演的角色則交給了社會力量。要想搭好這張網,意味著既要保持市場活力無限,但也不能放任市場野蠻生長。收放之間,搭網那雙手的作用不可或缺。
一方面,政府全面放開市場,撬動社會力量參與。頤康中心和村居頤康服務站納入區、街鎮一把手工程和專項考核內容,通過無償提供場地、延長租期、租金優惠、資金補助等方式委托社會運營,運營期限最長15年。頤康中心既可享受新增床位補貼、護理補貼、醫養結合補貼、星級評定補貼等民辦養老機構資助政策,也可享受每年60萬元運營資助、助餐配餐服務資助、服務項目補助等居家養老服務資助政策,符合條件的納入長護險和醫保定點。對于成效明顯的區和頤康中心,最高一次性獎補500萬和100萬元。對驗收合格的家庭養老床位,則按政策條件給予每床3000元建床補貼和每人每月150或250元護理補貼,多方位鼓勵專業化、連鎖化、品牌化養老服務機構積極參與。
扶持鼓勵并不意味著放松監管。2017年,居家養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上線運行;2018年,市為老服務綜合平臺建立;2019年,依托市居家養老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建立養老服務數據監測中心。如今,在大數據等新技術手段下已經可以實現養老服務全流程網辦,居家養老服務數據實時監測,使監管更規范化、精準化、智能化。此外,市、區民政部門還定期委托第三方開展社區居家養老服務項目巡查督導和年度評估,結果公開通報,評估不合格的不予補助。從今年開始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機構星級評定,也在助推基本養老服務質量的提升。
下一步,廣州將進一步夯實基本養老服務體系供給,加快村居頤康服務站建設,全面形成1+N服務網絡,探索養老服新業態,強化綜合監管,構建居家社區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讓廣州老年人真正老有所依,老有所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