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促進養老托育服務健康發展實施方案出爐,到2025年全省護理型養老床位占比達到55%以上
時間:2022-10-01 14:02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到2025年,全省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達到4.5個,護理型養老床位占比達到55%以上,養老托育服務體系更加健全,服務供給更加便利可及……近日,省政府辦公廳印發《四川省促進養老托育服務健康發展實施方案》,進一步擴大一老一小服務有效供給,持續改善民生福祉、促進家庭和諧。
新建居住區每千人口不少于10個托位
已建居住區不少于8個托位
其中,《方案》要求,加強科學規劃布局,構建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的養老托育服務體系。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標準分區分級規劃設置養老服務設施,新建居住區按照每千人口不少于10個托位、老城區和已建成居住區不少于8個托位標準規劃建設嬰幼兒照護服務設施。
強化家庭贍養老年人和監護嬰幼兒的主體責任,落實監護人對孤寡老人、遺棄兒童的監護責任。支持基層政府以購買社會服務等方式在社區(村)開展家庭養老育幼技能培訓。加快推進老年人居家適老化改造,推動設立家庭照護床位,探索建立家庭喘息服務機制。
發展集中管理運營的社區養老和托育服務網絡,支持建設集養老、托育等于一體的社區服務綜合體,打造全齡互動社區。依托社區力量提供集中托育、育兒指導、養護培訓等服務,提升社區日間照料中心等養老服務設施功能,構建居家社區15分鐘養老服務圈。
加強城鄉公辦養老機構建設,支持公辦養老機構護理能力和消防安全改造提升,建立入住綜合評估制度,適當拓展服務對象。推動有條件的用人單位單獨或聯合在工作場所為職工提供托育服務,鼓勵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和社會組織參加普惠養老托育服務。
推進公辦養老托育機構改革
將一些符合條件項目納入醫保范圍內
《方案》中提到,按照宜公則公、宜民則民的原則,探索通過政府購買服務、委托管理、租賃經營、TOT(移交運營移交)等方式,打破以價格為主的遴選標準,綜合從業信譽、服務水平、可持續性等質量指標,引入社會力量管理運營公辦養老托育機構。探索農村公辦養老機構縣級直管模式,在有條件的地區將農村養老服務資源整體打包托管運營,在保障特困人員集中供養服務基礎上,逐步為社會老年人提供養老服務。
支持有條件的地方開展城企聯動普惠養老、普惠托育示范城市建設。采用BOT(建設運營移交)、ROT(改建運營移交)等方式,創新養老托育領域政府與企業合作模式,可由政府與企業共同出資建設形成共有產權,在一定期限內由企業運營管理。
采取劃轉整合方式,將黨政機關和國有企事業單位培訓療養資源轉企改制脫鉤后的資產,交由從事相關業務的國有企業整合資源、統籌規劃、建設運營,集中解決資產劃轉、改變土地用途、房屋報建、規劃銜接等困難,確保轉型養老服務項目2022年底前基本投入使用。
不僅如此,還要推進醫養結合示范省建設,鼓勵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與養老機構組建醫療養老聯合體。養老機構內設診所、衛生所(室)、醫務室、護理站實行備案管理。支持部分二級醫院轉型為老年醫院、康復醫院、護理院等接續性醫療機構,推動二級及以上醫療機構開設老年醫學科。將符合條件的醫療、護理和康復項目按規定納入基本醫保支付范圍。
探索建立養老托育服務消費券制度
因地制宜發展候鳥式度假式健康養老模式
因地制宜發展陽光康養、森林康養等候鳥式度假式健康養老模式,推動養老養生+現代農業、城市養老綜合體等新業態發展,支持有條件的地區打造旅居養老目的地。發揮中醫藥獨特優勢,發展藥養食養等中醫藥特色養生養老服務。創新發展健康咨詢、緊急救護、慢性病管理、康復護理、生活照護、物品代購等智慧健康養老服務,創新子女網上下單、老人體驗服務等服務模式。
另一方面,各地在年度建設用地供應計劃中保障養老托育用地需求,并結合實際安排在合理區位。支持在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開辟空間開展養老托育服務,探索允許將空置公租房免費提供給社會力量為老年人開展助餐助行、日間照料、康復護理、老年教育等服務。支持各類房屋和設施用于發展養老托育,鼓勵適當放寬最長租賃期限。將鄉鎮行政區劃調整改革中被撤并鄉鎮閑置用房進行統籌安排,鼓勵改造用于養老托育服務。
完善運營補貼激勵機制,引導養老服務機構優先接收經濟困難的失能失智、高齡、計劃生育特殊家庭、重度殘疾老年人,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探索開展普惠托育機構運營補貼,探索建立養老托育服務消費券制度。到2022年,各地用于福利事業的彩票公益金不低于55%用于養老服務發展。
調整優化養老托育學科專業結構,支持符合條件的普通高校、職業院校設置老年醫學、老年護理、嬰幼兒發展和管理、嬰幼兒保育等相關專業。鼓勵在老年照護等領域開展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試點。探索建立養老護理員崗位補貼、從業年限補貼制度。加快培養養老托育服務社會工作者、志愿者隊伍,推廣時間銀行互助養老模式。完善養老托育服務機構設立辦事指南,制定養老托育政務服務事項清單,優化辦事流程,明確辦理時限,推進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力爭實現最多跑一次。推進養老托育政務服務好差評工作,加強評價結果運用。
構建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政府對養老托育服務機構實施紅黑名單管理,依法依規進行跨部門聯合懲戒。嚴防一老一小領域非法集資,開展專項排查。優化街區路網結構,普及公共基礎設施無障礙建設,穩步推進城鎮老舊小區改造和既有住宅電梯增設。引導房地產項目開發充分考慮養老育幼需求。加強老年友好型、兒童友好型城市和社區建設,更好弘揚尊老愛幼社會風尚,打造一批具有示范意義的活力發展城市和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