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民政部、中央政法委、中央網信辦、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財政部、住房城鄉建設部、農業農村部等9部門印發《關于深入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智慧社區建設的總體要求、重點任務和保障措施等。民政部負責人就有關問題回答記者提問。
圍繞利用信息化手段推進為社區減負,《意見》提出三個方面的要求。民政部負責人介紹說,《意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整治形式主義推進為基層減負有關決策部署精神,從三個方面對為社區減負提出明確要求:一是精簡應用系統,整治指尖上的形式主義,《意見》要求以設區的市為單位,大幅度優化精簡部署在社區的業務應用系統,整合功能相對單一、相近或重復的辦公類、管理類、學習類等APP。二是歸并數據錄入,大幅減少工作臺賬報表,《意見》要求制定社區信息共享清單,完善統一采集、統一制表、統一報送機制,加快建立標準統一、動態管理的社區數據資源體系。三是推動數據共享,為社區信息賦能,《意見》要求完善鄉鎮(街道)與部門政務信息系統數據資源共享交換機制,根據服務群眾需要向社區開放數據資源,提高基于高頻大數據精準動態監測預測預警水平。
《意見》對于消除數字鴻溝,保障老年人等群體權益提出一系列規定。民政部負責人介紹,《意見》從四個方面作出了規定:一是強化數字技能教育培訓服務,助力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共享智慧生活,消除數字鴻溝。二是加強社區信息交流無障礙建設,充分考慮未成年人、老年人、殘疾人等群體的基本需求和使用習慣,提供適老化和無障礙服務。三是要求醫療、社保、民政生活繳費等高頻服務事項,應保留線下辦理渠道,推廣一站式服務,為老年人、殘疾人提供便捷服務。四是積極擴展數字化支撐下的線下服務功能,支持社會組織、社會工作者、志愿者等為老年人、殘疾人提供專業化、特色化、個性化服務。
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民政部門將有哪些具體工作安排?民政部負責人介紹說,《意見》從四個方面對推進智慧社區建設的保障措施予以明確:一是加強組織領導,要求強化統籌協調,明確部門分工,完善協作機制,形成整體合力,加強完善智慧社區規劃、政策和標準體系建設。二是加強規劃引領,要求以設區的市為單位,統一編制智慧社區建設規劃,區分新建社區、老舊社區等不同類型,分類規劃智慧社區建設策略和重點。三是加強保障支持,要求健全完善政府指導、多方參與的智慧社區建設資金投入機制,鼓勵社會力量參與互聯網+社區服務,創新提供服務模式和產品,支持各類市場主體承接智慧社區建設項目運營,開展智慧社區知識普及和教育培訓。四是加強試點示范,要求以縣(市、區、旗)為單位開展智慧社區建設試點工作,制定完善智慧社區建設標準、統計和評價指標體系等,及時總結推廣成功經驗和典型做法。
民政部門是社區建設的牽頭協調部門,下一步,我們將在各級黨委、政府統一領導下,與有關部門齊心協力,大力推動《意見》落實落地。主要做好三個方面的工作:一是深化全國基層政權建設和社區治理信息系統應用,推進‘網上村(居)民委員會’建設,完善社區數據統一采集、統一制表、統一報送機制。二是推動建立健全標準體系,規范智慧社區建設基本定義、建設內容和應用環境等,推動各種信息系統互聯互通、信息共享。三是組織開展智慧社區建設試點,及時總結推廣各地好經驗好做法,做好面向鄉鎮(街道)干部和城鄉社區工作者的示范培訓工作。民政部負責人表示。
本文標題:民政部:加強社區信息交流無障礙建設,為老年人殘疾人提供便捷服務
本文出處:http://m.8989728.cn/news/news-dongtai/5969.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