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易妍君 廣州報道
作為基本養老保險、企業(職業)年金的補充,第三支柱個人養老金融業務迎來了新成員。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發布了《關于推動個人養老金發展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了個人養老金制度模式、參加范圍、繳費水平、投資和領取等事宜。這意味著,我國個人養老金制度將逐步落地。
4月25日下午,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李忠表示,總體上看,個人養老金制度屬于政府政策支持、個人自愿參加、市場化運營的補充養老保險制度。個人養老金制度的實施適應了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變化,是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養老保險需求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在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基礎上再增加一份積累,退休后能夠再多一份收入,進一步提高退休后的生活水平,讓老年生活更有保障、更有質量。
如何篩選到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也是個人養老金參與者需要重點考慮的問題。《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了多位業內人士,他們普遍建議,投資者應提前規劃養老資金,并制定合理投資收益目標,選擇與自身實際情況和風險偏好相匹配的金融產品。
封閉運行、自愿參加
具體來看,按照《意見》規定,個人養老金實行個人賬戶制度,繳費完全由參加人個人承擔,實行完全積累。參加人通過個人養老金信息管理服務平臺(以下簡稱信息平臺),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個人養老金賬戶是參加個人養老金制度、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基礎。同時,參加人每年繳納個人養老金的上限為12000元。
對于個人而言,個人養老金賬戶能夠幫助個人理性規劃養老資金,滿足未來的養老需求。招商基金有關人士向記者指出,個人養老金賬戶最大的特點就是封閉運行:在繳費的階段,只進不出,個人繳費享受稅收優惠,同時個人繳費和投資收益都在賬戶里面滾存;領取階段,在符合達到領取基本養老金年齡、完全喪失勞動能力、出國(境)定居等條件時,可以按月、分次或者一次性領取個人養老金,并且按照國家規定繳納相應的個人所得稅。
需要重點說明的是,個人養老金賬戶并不屬于強制儲蓄的概念。除了上文官方闡述的自愿參加原則,其在制度安排上,也明顯不同于儲蓄賬戶。
一是個人養老金賬戶開立,首先需要在信息平臺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其次要在銀行開立或者指定的個人養老金資金賬戶,兩個賬戶是唯一對應的,普通儲蓄賬戶并沒有個數上限的要求。二是個人養老金賬戶封閉運行,繳費期只進不出,達到國家規定的領取條件才可以取出,儲蓄賬戶存取自由。三是個人養老金賬戶享受國家稅收優惠政策,儲蓄賬戶并無相關規定。前述招商基金人士表示。
華夏基金有關人士則談及,目前來看,制度處在指導意見階段。在指導意見期過了以后,還會有一年左右的試點期。如果個人所在的城市沒有納入到試點城市,可能無法及時參與,只有過了這一年的試點期,全國范圍內普及后,更多個人才能夠參與。而且賬戶是封閉運作,退休后才可以支取,這一點與儲蓄賬戶有很大不同。
另一方面,建立個人養老金賬戶后,如何篩選到適合自己的金融產品也十分關鍵。
前述招商基金人士建議,在個人養老金賬戶中篩選金融產品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要制定合理投資收益目標。養老金投資要追求長期穩健增值,補充未來的養老需求,并不能一味追求高風險高收益,也不能忽略長期保值增值需求,過度追求安全降低收益需求。第二,結合個人實際情況和風險偏好進行篩選。每一個投資者具有不同的風險偏好,在不同生命周期階段的風險偏好也會發生變化。投資者需要結合個人的年齡、退休日期、收入、資產水平、投資目標等全面評估,確定適合個人當時風險偏好的產品,并定期進行調整。
另外,公募基金充分發揮投顧作用,幫助投資者篩選合適產品。個人養老金投資參與客戶體量大、購買頻次高、長期封閉投資等特點,為公募基金投顧業務提供了極佳的應用場景。具有投顧資格的公募基金,可以借助互聯網、智能投顧等新技術,幫助個人養老金投資者結合自身特點,選擇合適的金融產品,提高個人的參與感、獲得感,滿足多元化、差異化的投資需求。
保障型+投資型
前述華夏基金有關人士則建議投資者:養老金融產品可以分為兩類,一是保障型,一類是投資型,從目前實踐情況來看,商業養老保險更突出風險保障功能,銀行理財也以穩健保值為主。而公募基金則突出長期投資增值。由于個人養老金存續時間長,面臨的通脹壓力大,長期來看,投資需求更加突出。從美國來看,其13.9萬億美元個人養老金中,45%投向了公募基金,投向商業保險和銀行儲蓄的比例分別為4%和5%。因此,對個人來說,如果臨近退休或者風險厭惡,可以選擇保險或者理財,而對年輕人來說,應該選擇突出投資功能的公募基金。該人士進一步談道。
此外,銀華養老目標基金基金經理熊侃也從提前規劃養老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建議,他指出,普通投資者應當充分明確養老金投資的特點和目標,對未來的退休生活進行清晰合理的規劃,在考慮已有的基本養老保險、企業年金、商業養老保險等配置的基礎上,對尚存在養老目標缺口的部分進行合理配置。他還談到,通常來說,所有養老儲備未來現金流能實現70%以上的替代率即可。70%以內的部分,重點考慮產品的風險和波動水平,以穩健為主;70%以上的部分可以考慮更高收益和波動率的權益占比高的產品。
對年輕人而言,尚處在現金流較為緊張的消費期,養老金儲備的時間也更長,可以選擇更靈活、門檻更低、收益目標更高的養老金產品;對有一定工作積累、家庭穩定的人群而言,可選擇規模較高、風險收益特征更為均衡的產品。熊侃進一步表示。
本文標題:個人養老金賬戶試行,遴選金融產品是關鍵
本文出處:http://m.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6666.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