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機構入駐平臺信息,養老機構入住率的影響因素
研究結論與政策建議
一 運動場所和舞蹈室變量反映老年人對運動休閑娛樂設施的需求情況,自理和非自理老人的需求不同。對于自理老人,結果顯示兩個變量與自理老人入住率的相關系數在小于3%的水平上正向顯著。說明休閑娛樂和運動設施投入越多建設越好,自理老人入住率越高。與其相反,舞蹈室、運動場所兩個變量與半自理和非自理老人的入住率的相關系數均為負值,說明缺失自理能力的老人不需要相關的運動娛樂設施。
二 醫護專業技術人員數和失智專業照護兩個變量反映的是老年人對醫療照護的需求,它們也反映了養老機構醫療護理水平的情況。對于半自理和非自理老人,結果顯示兩個變量與老人的入住率都是正向顯著相關的,說明增加醫護人員和提供失智專業照護可以提高半自理與非自理老人的入住率。而對于自理老人,結果正好相反,這兩個變量與自理老人入住率的相關系數是負值,說明能夠自理的老人不需要專業的醫療照護。
三 模型結果顯示生活照料與半自理和非自理老人入住率也關系顯著,說明缺失自理能力的老人是需要生活照料的,同時模型結果顯示兩者的相關系數有正向也有負向的,這反映了,一方面缺失自理能力的老人需要生活照料,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目前養老機構所提供的生活照料服務還有不足,還不能滿足入住老人和家屬的要求。因此,養老機構要加強自身軟件投入建設,提高服務質量吸引更多的目標用戶入住。模型結果也顯示了心理慰藉與半自理老人入住率正向的顯著關系,說明了心理慰藉也是提高半自理老人入住率的影響因素,而對于其他老人,心理慰藉的影響效果不是很明顯。
四 通過4個模型的綜合分析可以得出:養老機構入住率與養老機構收費的關系不顯著,但是卻與政府補貼以及政策優惠顯著相關,這可能是由于北京地區收入比較高,政府補助和優惠力度大,因此養老機構收費對養老機構的入住率影響不大,兩者之間沒有顯著性相關性,國內外相關文獻的研究也驗證了這個結論;總的入住率影響因素與半自理及非自理老人入住率的影響因素基本是一致的,這一結果表明,養老機構入住的目標人群主要是失能老人,這就需要國家建立居家養老、社區養老和機構養老三位一體的現代養老服務體系(機構養老的主要入住對象是高齡失能老人,能夠自理的低齡老人以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為主,政府應該建立分類扶持政策,精準地進行養老機構建設投入,合理使用養老財政資金);一些本應該增加養老機構入住率的設施和服務,反而降低了入住率,這反映了養老機構的人員素質、服務意識和服務質量還比較低,影響了入住率。
一 調整財政支出投向,合理引導養老機構的投入。政府部門利用財政補貼、政策優惠等經濟杠桿,促使養老機構改進服務、提高質量、增加軟件建設投入,加強專業人員的引進和培訓,滿足老年人實際的養老需求,提高養老資源利用率。
二 提高服務質量,推行醫養結合。研究結果顯示,養老機構入住主體是高齡老人和困境失能老人,真正對入住老人具有吸引力的是養老機構所能提供的醫療護理服務,增加醫護人員數量、提高醫療人員素質和醫護水平、推行醫養結合,是提高養老機構入住率的有效方式。
三 改變政策補助方式為需方補助,提高有效需求。單純根據新建床位數進行的補貼會刺激養老床位數的大量增加,在養老機構床位數嚴重不足的情況下,這個做法是合理的,但是在新增床位大量閑置的情況下,會造成資源浪費,而改為需方補助可以提高養老機構入住需求,提高養老機構入住率。
四 開展養老需求側普查,掌握實際養老需求,進行精準的機構養老投入,實現養老機構入住率的有效提高。由于文章的研究數據只有供給側養老機構入住率影響因素的數據,缺少老年人需求側的數據,缺少供需雙方數據的匹配,研究效果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如果能夠與北京市正在開展的精準幫扶普查數據結合進行分析,研究效果會更好。
北京思杰佳通專注智慧養老系統研發,提供專業的智能養老平臺包括居家養老、民政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家庭醫生、醫養結合等智慧管理平臺,智能養老設備合作對接。
本文標題:養老機構入駐平臺信息,養老機構入住率的影響因素
本文出處:http://m.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406.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