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姐姐,一個人在家多注意身體,有事您說話……9月3日,烏魯木齊市紅十字會志愿者張秀紅分別給買熱也木·卡地兒和張淑芳打電話,詢問她們的生活情況。
82歲的買熱也木與94歲的張淑芳,分別獨居在烏魯木齊市中環路、前進街的小區內。過去3年里,張秀紅經常上門幫她們做飯、洗衣、聊天,還帶她們逛公園。多虧秀紅,不然我們的晚年生活真有些孤單。買熱也木動情地說。
我身體不錯,也沒家務事拖累,能幫一個是一個。2017年起,張秀紅開始做公益,她跟著公益團隊走進養老院、空巢、孤寡老人家,為一些高齡和困境老人提供常態化服務。
記者在走訪調查發現,烏市注冊志愿者超47萬人,志愿服務組織超1700支。其中,60歲-69歲的低齡老人志愿服務高齡老人的現象越來越常見,服務內容也越來越多元化。年輕老人幫助更老老人,已成為烏市志愿服務事業的一道獨特風景。
7月30日,王海蓉(左三)探望高齡老人(右三)。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于熙攝
66歲的王海蓉是烏市小西門成功廣場慈善團團長,她的團隊核心成員平均年齡65歲。多年來,王海蓉帶著十多位低齡老人,堅持為高齡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心理撫慰、應急救助、健康保健等關愛服務。
在服務中,細心的王海蓉發現,很多高齡老人在物質上并不缺什么,但精神上比較寂寞。為此,她組建了低齡老人藝術團,排練了20多個節目,經常深入到老年公寓、農村等地為高齡老人演出,至今已演出了30多場。
為了在疫情防控期間服務高齡老人不斷檔,她號召團隊把入戶走訪改為電話聊天。哪位高齡老人身體不適、生活有采購需求,她和團隊成員都會一一記錄下來,第一時間和社區干部商議,一起想方設法為高齡老人排憂解難。
看到許多高齡老人因不會上網、不會使用智能手機,在出行、就醫、消費等日常生活中遇到不便,王海蓉便和團隊成員手把手教他們使用智能手機。有的老人還學會了使用微信、上網掛號等。
花甲助耄耋,更容易打開心扉。在堅持了17年公益之路的臧麗看來,同為老人,共同話題多,因此相較其他志愿服務群體來說,低齡老人服務高齡老人更易于讓受助對象接受。
74歲的臧麗是烏市紅十字會俏媽牽手養老志愿服務隊負責人,她的團隊志愿者已達300多人,低齡老人志愿者也有100多人。
前幾年,80歲的肖玉萍與臧麗結成對子后,臧麗經常會去肖玉萍家里,幫她代購醫藥和日用品。有一次,藏麗在電話里聽出肖玉萍聲音和往常不太一樣,一問才知道對方身體不舒服。她立刻打電話通知社區,及時將老人送往醫院,自己也迅速趕到醫院陪護。雪中送炭的幫助,讓肖玉萍感激不已。
8月4日,56歲的馬琳為86歲的吳春華老人理發。天山網-新疆日報記者于熙攝
56歲的烏市紅十字會志愿者協會白鴿志愿者服務隊隊長馬琳也有陪伴高齡老人的秘訣:不提難過事,不說是非事。自2011年起,馬琳就帶著一群低齡老人無償為高齡的孤寡老人、空巢老人、困難老人提供日常探訪、居家照料等服務,前前后后共服務過的高齡老人有20多位。
86歲的吳春華患有高血壓,行動也不便,馬琳時不時帶老人去逛超市、逛公園……現在吳春華變得開朗起來。
低齡老人通過結對幫扶、志愿服務等形式服務高齡老人,已經成為助老服務的新模式。馬琳對記者說。
本文標題:助老新模式:小老人幫助老老人
本文出處:http://m.8989728.cn/news/news-shenghuo/3901.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