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齡人口在總人口中比例的增加,是生育率和死亡率水平降低的結果。生育率的下降造成低年齡組人口數量的減少,死亡率的下降則導致了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延長,從而使老齡人口在總人口中的比例不斷上升,形成人口老齡化。我國人口老齡化的形成與發展具有特殊性,主要表現在以下方面。
人口生育率快速降低
從20世紀70年代初到90年代初,在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和計劃生育政策的共同作用下,我國總和生育率迅速從5.8下降至更替水平2.1以下,僅用30年至40年的時間就完成了發達國家用一個世紀乃至更長時間才完成的人口再生產類型轉變,在緩解了人口過快增長壓力的同時,也加速了人口老齡化進程。
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延長
隨著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醫療衛生事業不斷進步,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已從新中國成立初期的35歲提高到2016年的76.4歲。在60多年的時間里,我國人口平均預期壽命提高了超過40歲,提高速度遠遠超過發達國家和世界平均水平,這無疑加速了我國人口老齡化進程。
生育高峰連續推動
人口慣性是人口自身發展的規律,現有人口年齡結構是影響未來人口老齡化發展的重要因素。新中國成立后,我國先后在1949年至1958年、1962年至1976年、1986年至1990年期間,出現過三次生育高峰,這會在21世紀上半葉演化為三次老齡人口增長高峰。
除以上直接因素外,一些間接因素也推動了我國人口老齡化。例如,城鎮化快速發展通過提升人口平均預期壽命和降低生育率水平間接推動人口老齡化進程;出生人口性別比持續偏高通過減少育齡婦女基數降低生育率水平,從而加速人口老齡化進程。
本文標題:我國人口老齡化的成因分析
本文出處:http://m.8989728.cn/news/news-dongtai/9984.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