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好事!中共中央國務院要求健全服務體系解決養老難題
時間:2022-10-01 13:58 來源: 作者:小通 人瀏覽
老齡服務供給主體還是太少,雖然有不少機構、資本準備進入老齡服務領域,但還有差距,這仍需要全社會行動起來解決問題。
中房報記者李葉丨北京報道
養老問題,已成為當下中國一個重要社會命題。
11月2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關于加強新時代老齡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為這一命題劃出重點。
意見提出,要健全養老服務體系,創新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模式,以居家養老為基礎,通過新建、改造、租賃等方式,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能力。進一步規范發展機構養老,各地要通過直接建設、委托運營、購買服務、鼓勵社會投資等多種方式發展機構養老。加強光榮院建設。研究制定養老機構預收服務費用管理政策,嚴防借養老機構之名圈錢、欺詐等行為。建立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制度,對健康、失能、經濟困難等不同老年人群體,分類提供養老保障、生活照料、康復照護、社會救助等適宜服務。完善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逐步實現基本養老保險法定人員全覆蓋。
意見中,研究制定住房等支持政策,完善階梯電價、水價、氣價政策,鼓勵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履行贍養義務、承擔照料責任的部分也引發熱議。
這也是繼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名印發《積極應該對人口老齡化規劃綱要》后的又一個重要文件。在四川天府健康產業研究院首席專家孟立聯看來,中共中央、國務院聯名發布意見,意在對新時代全國老齡工作進行全面部署。
意見提出了不少突破性措施,明確了之前沒有明確的一些具體解決方案,比如居家社區養老服務怎么做、做什么,對地方政府提出了具體明確要求。孟立聯表示,不過,兜底性服務、普惠性服務及政府購買服務如何引入市場機制還需要探索。目前,老齡服務供給主體還是太少,雖然有不少機構、資本準備進入老齡服務領域,但由于標準、程序、內容等都還需要進一步明確,已經進入的由于各方面原因做得好的也還是不多。因此,不要期望一個意見出臺就解決全部問題。
在社區養老方面,中國房地產報社、全國政協報社也組成聯合調研小組奔赴主要城市進行了調研,截至11月8日,首批樣本已全部完成問卷回收,調研顯示,90%老人在社區,社區有優養驛站剛性需求,但社區養老服務機構硬件設施不均衡,服務內容供給和專業人員支撐不足以及資金等問題仍在阻礙機構的建立,急需改善。
首輪調查覆蓋了北京市、天津市、廣東省、河南省、遼寧省、安徽省、湖南省、江西省、福建省、甘肅省、湖北省、重慶市、江蘇省、寧夏回族自治區共14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下轄的24個城市的41個符合5000人以上老舊小區改造條件的大型社區,被調查對象共計164423個家庭。
銀發社會悄然而至
中國自2000年步入老齡化社會,老年人口占總人口比持續上升,老齡化發展速度逐漸加快。
根據國家衛生健康委的數據顯示,隨著經濟社會發展,人們的平均壽命延長,2019年我國居民人均預期壽命提高的77.3歲。
因此,我國老齡人口數量也在不斷增加,2020年全國65歲以上老齡人口約有1.77億,占全國人口的12.64%,已經超過國際老齡化國家7%的標準;60歲人以上人口約有2.68億,占全國人口的18.87%。
一個老齡化的時代悄然而至。養老問題,也逐漸成為時代的命題。
在龐大的老齡人口數據背后,是一個個不為人知的養老難題。2019年11月18日,豆瓣上出現了一個叫獨生子女父母養老交流組織的小組,有5萬個獨生子女在這里分享了彼此的焦慮,他們相互吐槽、鼓勵、取暖。小組成員有私企白領、公務員、在校大學生、作家。
他們大多出生在城鎮中產家庭,父母有不低的退休金,即便如此,養老問題還是令他們擔憂:想出國留學,心里又放不下年紀漸大的父母;工作地點和父母相隔遙遠,不知未來如何取舍?如果父母同時生病,自己分不開時間精力照顧怎么辦?
他們在愛與責任之間往復,在羈絆中掙扎。
與之相對應的,是目前國內養老服務市場活力尚未充分激發,發展不平衡不充分、有效供給不足、服務質量不高等問題依然存在,人民群眾養老服務需求尚未有效滿足。
如何降低養老壓力、發展老齡事業,激發銀發經濟,就需要全盤考慮新時代老齡工作。廣東省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李宇嘉認為,大多數老人獨居情況下,就應該完善住房和社區功能,補足養老設施和服務的短板,實現老有所養、提高養老的質量。為此,意見提出,以居家養老為基礎,通過新建、改造、租賃等方式,提升社區養老服務能力。過去的小區,在養老功能這方面的的配置比較弱。現在,老舊小區改造,城市更新都要求補足養老設施和服務,主要就是適老化、無障礙改造,日間照料中心,社康中心建設和老年活動中心等。
在李宇嘉看來,意見還鼓勵成年子女與老年父母就近居住或共同生活,這也符合我國居家養老加子女贍養的傳統,在養老壓力增大,養老金結余減少的情況下,子女和父母共同生活或就近生活,這是成本最低的養老模式。
社區養老仍存痛點
養老的挑戰,不僅僅在于物質層面,還有老一代人的消費觀念。
我們現在的服務對象多是上個世紀三四十年代的老年人。怡海優佳養老中心主任張蕾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對社區養老來說,最大的痛點實際上是這一代老年人的消費觀念。
社區養老服務機構人工成本越來越高,但是老人們支付意愿并沒有跟著提高。對大多數老年人來說,節儉是一種美德,錢已經省下來給子女。因此,社區養老提供的服務對他們來說不是必要的支出。張蕾舉例,有老人家屬提前向機構支付了服務費用后,我們每次上門服務時還是遭到了老人的抵觸。老人認為子女在瞎花錢。
對此,政府方面也一直在提供相應的扶持。
2019年3月,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政府工作報告中,李克強提出,要大力發展養老特別是社區養老服務業,對在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康復護理、助餐助行等服務的機構給予稅費減免、資金支持、水電氣熱價格優惠等扶持,新建居住區應配套建設社區養老服務設施,改革完善醫養結合政策,擴大長期護理保險制度試點,讓老年人擁有幸福的晚年,后來人就有可期的未來。
在政府給予的支持和補貼下,我們也做過一些免費活動,想要先建立起用戶習慣。在活動時,老人們都是比較踴躍的,此后,社區老年也有被吸引來接受服務的,不過目前收效仍不是太大。張蕾表示。
對于此次中共中央、國務院發布的意見,張蕾表示,意見的發布,對我們社區養老服務行業來說當然是好事,我們也非常希望能夠更專業、更完善,最終把社區養老服務最好。
在社區養老中,從中國房地產報、全國政協報調查結果來看,目前優養驛站是社區短板工程。24個小區中僅有1個小區設有優養驛站且能夠提供部分老年人日間照料的服務;完全沒有規劃的小區數量為10個;7個小區為健康老人設置了活動中心,但無老人日間照料服務;更有甚者,有5個小區雖然規劃建設時已經預留了優養驛站的物業用房,但卻被另作他用。
同時,調查結果顯示:根據目前小區物業用房的實際情況,22%的小區可以將原有的其他物業用房改建為優養驛站,9%的小區希望在原有老年人活動中心的基礎上進行擴建;而69%的小區則需要新建優養驛站。
江蘇張家港永聯村把全村700多名活力及半失能老人進行集中養老,對一小問題采取幫扶,受到了社會的高度關注,形成了獨特的一小一老優養幫扶模式。
被調查的家庭中青年與老人對于建設優養驛站的需求十分迫切。調查結果顯示,所有被調查家庭都愿意付費接受優養驛站的各項服務,且每月可支付的費用平均超過1500元。由此可見,在家庭層面上,解決一人失能全家失衡,一個嬰兒的照料牽動全家,已成為全社會機制需要的必須有的硬性配套,優養驛站的建設已經迫在眉睫。
據了解,2021年4月,北京市公布了2021年首批老舊小區的改造名單以及改造內容,優養驛站被列入六治七補三規范中菜單式改造內容的自選項。但面對社區供給和居民需求的嚴重矛盾,是否應該完全定位,將這個自選項調整為公共財務投入的基礎項。只有這樣,才能真正為老舊小區補上一老一小服務的短板,才能真正為億萬家庭解決后顧之憂。
目前,為推動中國優養驛站試點先行工作,由人民政協報社、中國房地產報社攜手全國百個城市、百家地方黨媒、百強房企、百強物業、知名醫療及康養機構等聯合發起中國優養驛站統籌建設推進調研,旨在推動媒體與政協委員在建言資政、凝聚共識中的聯動作用,推動探索理論實踐創新與制度創新,推動全國涉足一老一小服務行業的實體驛站建設落地,為中青年解憂排難,推進國內一老一小服務業及相關產業的共同發展,探索新的消費熱點,擴大社會就業面,既能解中青年之憂,又能促進剛需服務經濟的實現,構建國內大循環。因此,將優養驛站建設的自選項調整為公共投入的基礎項是重中之重的大事。
孟立聯也坦言,目前,老齡服務供給主體還是太少,雖然有不少機構、資本準備進入老齡服務領域,但由于標準、程序、內容等都還需要進一步明確,已經進入的由于各方面的原因做得好的也還是不多。因此,這仍需要全社會行動起來解決問題。
本文標簽:養老金,養老服務,居家養老,養老保險,社保,
本文標題:這是好事!中共中央國務院要求健全服務體系解決養老難題
本文出處:http://m.8989728.cn/news/news-dongtai/7010.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