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養老院,讓老有所養的新探索
時間:2022-10-01 13:57 來源: 作者:小佳 人瀏覽
一座沒有圍墻、沒有床位的虛擬養老院,讓甘肅蘭州獨居老人張瑋實現了居家養老的心愿營養套餐準時配送上門,全科醫生定期巡診到家,足不出戶即可體驗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精神慰藉、緊急救援等四大領域的150多項養老服務。
自2000年我國開始邁入老齡化社會以來,全社會關于養老問題的探討便從未停歇,一個個關于老齡人口的數據,一項項關于養老政策的制定,都牽動著全民的神經。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截止2020年11月1日,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達到2.64億人,老年人口占比達到18.7%。如何照顧好數量龐大的老年人群體,讓全體老年人有所養,不僅是子女的義務,更是全社會的責任。
不得不說,蘭州的虛擬養老院著實為社會養老提供了標桿性的示范。隨著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不論是老年人群體本身,還是心系年邁父母的子女,大多都不愿將老人送去傳統印象中一日三餐按時吃飯,固定時間外出活動的管理式養老院中。大多老人和家庭所需要的,是在保障老人基本生活起居的同時,又能盡可能的滿足老人們日益多元的需求,讓老人可以安享晚年,而這就需要參與養老服務的多方社會主體提供更為多元化的服務。在蘭州的虛擬養老院中,我們能看到生活照料、醫療護理、精神慰藉、緊急救援等四大領域的150多項養老服務,這樣多元的養老服務自然備受老人和家庭的歡迎。
多元需求服務供給的背后,離不開的是以政府牽頭主導、多方社會主體參與的共治模式。作為社會基礎性事業的重要內容,養老還要堅持公益化發展的方向,政府應不斷加大財政投入力度,讓老百姓切實享受到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的成果。更為重要的,是以政府行為引導社會力量,充分發揮市場作用,根據需求的變化,吸納社會資源,提高養老服務供給能力。
而在豐富的服務資源與巨大的服務需求中,只有以繡花針式的精準細致在其中穿針引線,讓資源與需求精準匹配,才能最終讓老年人有所養。科技賦能養老,網絡信息技術的精準高效讓資源互通、精準服務成為可能。5G通信、人工智能、物聯網+,一項項看似高深莫測的新興科技,卻在逐步應用于養老服務的各個領域,讓養老服務更具溫情、更具實效。
隨著社會逐漸邁入老齡化,像蘭州這樣的家庭個性化養老模式也逐漸走向聚光燈、成為各地探索未來養老服務的重要方向之一。除蘭州之外,各地也在大膽創新探索,如長沙在今年提出的家庭養老床位,通過把床位設在家里、把專業送進家里的工作機制,發揮養老機構輻射作用的同時,也幫老人實現了養老不離家心愿。
在各方對社會養老模式進行積極探索的同時,我們也更應關注起老年人的精神文化需求,讓老不止有所養,更有所樂。而社會各方也應積極參與到老人群體的照顧中,用自己的力量,托起銀發老人的幸福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