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來看一張養老金審批表,這是深圳市的一位退休老人的。
他養老保險繳費年限43年零兩個月,平均繳費指數是1.357(平均按照135.7%的繳費基數繳費)。2020年9月退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是25.5萬元,所有基本養老金相加達到了10,804元。
羨慕的同時,您可能有疑問:退休了以后不工作,每月領取養老金,為什么還要有高低不同呢?
到底是什么造成養老金如此大的差異呢?
退休地區
為什么那么多人熱衷于在北上廣深繳社保和辦理退休呢?
除了教育、醫療、工作等資源優越外,這些一線城市的養老金也有很大的優勢。
就拿深圳來說:深圳的社保繳費標準是全國較低的城市之一,但醫保報銷比例和額度卻是全國較高的城市之一。
再來看養老金的計算方式,當地平均工資是計算因素之一。
而往往一線城市的職工平均工資會高一點,那么在相同的社保繳費年限、個人賬戶余額下,當然是一線城市領取的養老金會更多。
本人的平均繳費指數
繳費指數主要是指的是實施養老保險繳費以后,當年的繳費基數與當年的社平繳費基數的比值。平均繳費指數,主要指的是所有繳費年限或者繳費月份的繳費指數平均值。假如說一個人參加了40年的基本養老保險,前面20年是按照60%的標準來交納的基本養老保險,那么到了最后20年又按照100%的繳費指數來繳納基本養老保險,那么這樣一來的話,這40年的過程中選擇平均指數就是80%。
平均繳費指數越高,就意味著我們將來所獲得養老金的待遇水平,相對來說也會更高一些。
繳費年限
繳費年限相當于過去的工齡,包括了視同繳費年限和實際繳費年限。視同繳費年限主要是指的是實施養老保險繳費以前,可以憑借職工檔案認定的連續工齡決定的視同繳費時間。視同繳費年限的社會保險費由國家承擔,個人無需繳費。
但是,擁有視同繳費年限的個人往往是比較少的。從企業單位退休想要擁有視同繳費年限,那么必須是在1992年之前就已經參加工作,那么才會擁有視同繳費年限。
如果你是1992年以后參加工作的,那么都是擁有實際繳費年限的。
養老保險個人賬戶余額
現在我們參保繳費都是按照繳費基數的8%記入個人賬戶的,每年還會計算利息,退休時用于計算過渡性養老金。
我們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是1997年才要求統一建立起來的。在各地建立養老保險個人賬戶制度以前,沒有個人賬戶的待遇怎么算?因此才有了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一般指的就是沒有個人賬戶養老金的繳費和視同繳費年限的一種待遇補償。
退休年齡
如果在繳費基數變化不大的情況下,提前5年或者退后5年辦理退休這個差距是比較大的。
比如,選擇55歲辦理退休,總的繳費年限為20年,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按照10%的比例增長,這時的職工月平均工資由每月5000元增加到了7500元,每月基礎養老金為1150元,個人賬戶增加到了76800元,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為452元,每月養老金總額為1602元。
如果按照60歲來退休,平均繳費基數還是4000元,但是職工社會平均工資按照每年增加5%來計算,職工月平均工資為11000元左右,繳費年限已經可以繳費25年了,每月基礎養老金為1875元,個人賬戶資金余額變成了96000元,每月個人賬戶養老金為691元,每月養老金總額為2566元,比按照55歲辦理退休的1602元,每月增加養老金964元。
本文標題:養老金最高能有多高?差距竟這么大?看看咋回事……
本文出處:http://m.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8446.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