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潘艷紅看來,有別于其他金融機構的理財或儲蓄類產品,保險業在構建積累養老財富、抵御長壽風險、建設產服生態方面,具有難以替代的獨特價值。
一方面,保險業依托生命表等專業精算技術,通過科學、精準、合理的養老金統籌和規劃,在抵御長壽風險能力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專業價值。基于保險業大數據制定的生命表,是行業精準覆蓋長壽風險的技術基礎。目前行業正在使用的第三套生命表,基于3.4億張保單、185萬條賠案數據,覆蓋了1.8億人口數據,為行業承擔長壽風險保障奠定了堅實的數據基礎。
另一方面,有長期的保險產品,當然需要有長期的投資增資能力相匹配。經過這些年的積累,保險業在長期資金的投資方面,也逐步建立了一套基于負債特性的資產負債管理體系,較好的久期、流動性、收益、風險等多重目標要求,實現穿越周期,平滑市場波動,獲取穩定的養老財富增值的目的。
從數字來看,2013年至2021年8年間,幾家上市險企年均綜合投資回報率達到5.59%,不但跑贏CPI,而且各年間投資收益的穩定性遠超股市大盤。有人可能會說,這個收益從絕對值來看并不是很高。確實,如果跟股市的高收益相比可能不算什么,但是股市的高收益畢竟是鳳毛麟角,而且一時的高收益并不代表長期的高收益,但穩定的、可持續的收益恰恰就是保險投資的特點,也是養老金投資最契合的特質,那就是以穩定為前提的長期持續增值能力。潘艷紅坦言。
從國際經驗看,養老金的發展壯大對穩定資本市場能起到重要的穩定支撐作用。但從我國情況來看,養老金投資股市的占比還非常小。隨著我國個人養老金規模的逐漸壯大,也期待在中國的資本市場能夠發揮更加重要的穩定器作用。
保險業通過將長期資金優勢與康養生態圈布局相結合,在打造康養產服生態體系方面正顯示出特有的綜合價值。潘艷紅補充道。
保險消費需求正從單純的保險產品,升級為包括財富管理、健康養老服務在內的綜合解決方案。這不僅來自客戶需求的自然延伸,也是因為健康養老供給端從數量到質量都與多層次需求還存在比較大的不匹配。特別是隨著生活水平不斷提升,人們對健康生活、品質養老的需求逐漸成為共識和剛需。而單純依靠政府醫療和民政部門的力量,顯然不能很好地滿足這種需求的升級變化。
從保險業資金與資產特性來看,與康養產業對社會資本的需求特性高度契合。養老健康產業建設投入資金體量大、投入期間長、回報周期也比較滯后,絕大部分社會資本難以承受。而壽險業投資資金長久期、回報要求穩定的特性,與養老產業天然契合,可長期、持續、穩定地參與康養產業發展。
本文標題:潘艷紅:保險業在養老金融供給中具有獨特價值
本文出處:http://m.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7480.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