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兩個詞挺火的。
一個叫新發展模式。
另一個叫個人養老金。
藍白覺得,這兩個詞,其實可以放在一塊說。
還是從養老金說起吧。1994年的時候,世界銀行提出了養老金三支柱體系。
第一支柱是基本養老保險,政府主導,保基本養老需求。
第二支柱是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由用人單位主導。
而個人養老金賬戶,就是第三支柱養老保險。
這三大支柱體系,聽起來層次分明。
但長期以來,我們的養老金體系,發展并不均衡。
主要是太過于依賴第一支柱。
第一支柱養老金,就是平時大家熟悉的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
城鎮職工的養老金,資金來源是企業和員工的工資比例繳費,現在企業繳納工資的20%,個人繳納工資的8%。
當然,你要是沒單位,自己想參保,作為靈活就業人員,保費由自己完全承擔。
而城鄉居民養老是自愿參保,資金來源是財政補貼和個人繳費。
現在,這兩類養老保險,全國參保人數達到了10億人,16歲以上人口覆蓋率達到了86%。
如果只看這兩個數字,相信大家都參保了。
可真深究起來,繳費人數和繳費率,這是兩個概念。
城鎮和城鄉,這也是兩個概念。
送外賣的,送快遞的,寫字樓、居民樓里的小公司,剛進社會的學生,賣車的賣房的做電話銷售的,失業后斷交的,做保安保潔兼職打零工的,還有藍白這樣做自媒體的,有多少人實繳社保了?
退一步講,就算大家都交了,幾十年后,靠第一支柱的社保養老,也不是那么靠譜。
別管城鎮還是城鄉,目前我們社保的實質:是年輕人養活上一代人。
這里就出現了一個問題:現在領退休金的這一代人,上世紀70-90年代工作的這一代人,是沒有個人賬戶積累的。
這部分人按現收現付的制度領養老金,都要從社會統籌賬戶中支付。
這樣一來,實際統籌賬戶和個人賬戶資金普遍混合使用,大量個人賬戶空賬運行。
你在公司繳的社保,按理說,一部分進了統籌賬戶,一部分是你的個人賬戶。
但因為大量的退休金支出,就連本屬于你個人的部分,也都劃給了他們。
邏輯很清晰了:
現收現付制下的歷史遺留問題——老齡化的沖擊——撫養比壓力持續上升——養老金缺口增加——越來越多的省份社保不夠用。
錢不會憑空變出來,年輕勞動力也不會憑空冒出來。
這種情況下,發展二三支柱的養老金體系,刻不容緩。
問題是,第二支柱,發展的也不怎么樣。目前,全國只有十萬家企業建立企業年金,覆蓋人數只有2600多萬人,僅占基本養老保險總人數的6.6%,這意味著93%以上的公司,沒有企業年金。
而且,企業年金里3/4的繳費額,都來自國企,民企占比很小,多年來企業戶數、職工人數及基金規模都沒有變化。
全國職工賬戶數超過百萬的只有北京、上海這兩個地方,東西部省份的參與人數差距,能達到近10倍。
原因很簡單,第一支柱覆蓋太廣了。
開公司的老板也要算賬,已經給員工交過社保了,再搞企業年金會加重負擔,能省則省。
而且,提取企業年金稅負也很高,必須按綜合所得執行7級超額累進稅率,還沒有起征點和免征額,沒有6項扣除,就直接將企業年金提取額完全作為應納稅所得額。
也就是說,提取企業年金的個人所得稅,比工薪所得稅還要高,很不劃算。
第一支柱不夠花,第二支柱發展不起來,第三支柱就很迫切了。
一般聊到這三大支柱,都要說到美國。分別是:國家強制養老保險、雇主養老金計劃,也就是大家熟悉的401K,還有個人儲蓄養老保險,也叫IRA。
不管名詞叫啥,三大支柱體系,就是政府負擔、企業+個人負擔、個人負擔這三個方面。
他們退休后的生活,絕大部分都是靠第二支柱和第三支柱支撐的。
原來美國也是靠聯邦養老金,后來慢慢發現這么下去不是個事,虧空會越來越大。
上世紀70年代,美國稅法里有一項著名的第401條k項的規定,公司和員工一塊設立養老計劃,大家各按一定比例往這個賬戶存錢,企業呢,提供3-4種組合投資計劃,員工按自己的需要做選擇。
一邊讓企業承擔一部分養老責任,另一邊,既不靠政府,也不靠企業,再開發出來完全由個人承擔的養老賬戶。
自己出錢,給自己養老,這種模式,乍一聽很多人可能不愿意,圖什么呢?
但國家想了個好辦法:稅收優惠。
一種就是繳費時免稅,但退休后領取時要交稅,像遞延型養老保險,就是這種模式。
另一種是在繳費時要交稅,但在退休領取養老金時免稅,這就使得投資收益最后實際免稅。
而且還能把自己401K計劃里的錢,轉到IRA個人理財的賬戶里來避稅。
比如,員工往個人賬戶里存了5000美元,假設稅率、年化收益率都不變,15年后退休取出來,比普通賬戶少交將近1000美元的稅。
企業和員工數十年如一日的往401K和IRA賬戶里存錢,長期累積的能量非常驚人。
這些錢都往哪投了呢?
大部分都投向了資本市場。
截至2020年6月底,401(k)總資產超過6萬億美元,其中61%持有公募基金。
第三支柱IRA資產的主要投向,共同基金占比45%,而且以股票基金和偏股型基金為主。
1984年至2014年,401K的規模從917億美元增加到4.4萬億美元。
剛開始,美國人也很保守,畢竟是辛辛苦苦賺的錢,大部分都投向銀行存款和固收產品。
隨著入市資金不斷擴大,慢慢也就轉向了股票和基金,反過來這投推動了資本市場體量快速擴張,沉淀了長期大量穩定的資金。
截止2021年,美國擁有100萬美元以上資金的401(k)賬戶數量飆升84%,達到41.2萬個。
而七位數的個人退休賬戶(IRA)數量則增長了64%,達到34.16萬個。
這么多擁有100萬退休金的賬戶,憑什么積攢了如此巨額的財富?
養老金投的越多,持有的公募基金越多,資本市場走的越強,反過來又吸引更多養老金入市,由此出現了美股幾十年的長牛。
其實美國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也是典型的散戶市場,總市值只有1萬億美元,我們2006年的時候也達到了1萬億美元。
從1980年代到現在,幾十年的時間里,二三支柱養老金儲備規模,和美股市值規模,幾乎保持了神同步。
梳理完中美之間養老金體系的區別,下面,就聊到了今天的重點:
新發展模式和養老金體系,有什么關系?上面說了,人家畢竟發展了幾十年,才形成了不存錢、不囤房、不炒股的習慣。
咱們呢,第二支柱基本等于沒有,第三支柱現在還是0。
手里但凡有點錢,要么極度保守的存活期定期,要么拼了命的加杠桿買房。
為了一點個稅優惠,把錢數十年如一日地存到個人養老賬戶,按我們的傳統觀念,干不出這種事。
現在老是說地方沒辦法擺脫賣地依賴,債務驅動基建,基建驅動土地增值,賣地蓋房償還債務,這個鏈條持續了二十多年,以至于地方依賴房地產,居民依賴房產,這種舊模式,高度依賴樓市的穩定。
一旦開發商爆雷,房價下跌,大量被捆綁到房地產上的地方和居民財富,債務風險就會暴露。
而個人養老金,一方面相當于一種強制儲蓄,然后用個稅抵扣、參與資本市場這些方式,增厚養老金的水池,緩解現收現付模式不夠用的尷尬。
另一方面,隨著養老金越來越雄厚,再反哺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的規模,吸引更多投資者入場,更多創業公司入市,增加地方稅收,更容易培育高精尖企業。
這是一把金鑰匙。
我們的資本市場,畢竟發展時間太短,一邊是大起大落的市場,另一邊是一輩子最重大的養老問題,個人養老金入市,初期發展速度肯定不會太快。
李迅雷有個測算,我國個人養老金的入市比例,認為可以參考美國IRA發展初期階段,也就是1980-1990年代的入市增速。
從占比5%逐漸發展為26%,預計到2031年,我國個人養老金入市的規模,能超過5000億。
說到底,個人養老賬戶這個事,是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現在這個階段,不要抱過高的期待。
因為發展晚,受眾少,現在市面上的產品選擇也不多。
比如,銀行養老金融產品,基本都是長期持有他們的理財。
還有保險養老產品,要么是稅收遞延,要么是年金險或者專屬養老保險,覆蓋面都不大。
還有公募發的養老FOF,買的人也不多。
藍白覺得,產品有多少,其實并不難,別管銀行保險還是公募,投向無非就那么幾種,任意組合罷了。
如何潛移默化地改變整個社會養老的理念,改變對房產的執念,對資本市場的不信任感,才是難上加難。
對現階段的我們來說,第一支柱,是基本保障,二三支柱,是養老金的補充。
所以,大家該交社保,就繼續交社保,耐心等待個人養老產品的井噴,到時候再做篩選也不遲。
有一個概念,藍白覺得有必要跟大家聊聊。養老金解決的問題,是我們在退休后有吃有喝,想旅游就出去走走,想躺平就釣魚下棋廣場舞。
可現金、股票或者房產,似乎并不能決定,我們會以什么樣的方式,以什么樣的狀態,離開這個世界。
前幾天看新聞,87歲的曾江,在酒店里1個人被服務員發現昏迷不醒。
眾星捧月的馬拉多納,最終還是在牧場小屋孤獨無助地去世。
狼狽或者體面,子孫滿堂還是孤獨終老,誰也無法預料。
所以,我有時候總是在想,對養老這件事來說,到底是錢重要,還是人重要?或者說,還是運氣更重要?
這個問題,留給大家吧。
本文標題:擺脫賣地依賴的金鑰匙!自己給自己養老,重塑新的發展模式
本文出處:http://m.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6609.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