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齡化是21世紀最重要的社會趨勢,全球人口正快速步入老齡化階段。據聯合國發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9年修訂版)》統計,2018年全球65歲或以上人口首次超過了5歲以下人口數量。預計未來30年內,全世界每6人中就有1人在65歲以上。
昆山杜克大學全球健康助理教授、全球健康理學碩士專業主任吳晨凱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人口老齡化也是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重大國情。中國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數量最多的國家,也是人口老齡化進程最快的國家之一。據國家在《2020年度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公報》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有2.64億人,占總人口比重18.7%。據《中國發展報告2020:中國人口老齡化的發展趨勢和政策》預測,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預計將達到5億,超過總人口比例的三分之一,老年人口規模和老齡化程度將達到峰值。老齡問題將由隱性、緩慢發展向顯性、加速發展轉變,由相對單一的社會問題向經濟、社會、健康等多領域問題轉變。
吳晨凱認為,通過改善老年人的人居環境,打造老年友好型社會,能夠對內在能力下降進行代償,最大限度提升老年人功能發揮,積極參與個人、家庭和社會活動,讓老年人老有所為、老有所樂。
目前,我國養老方式仍以居家養老為主。自2010年推行以居家養老為依托,機構養老為支撐的養老政策以來,逐步形成9073格局,即90%左右的老年人居家養老,7%左右的老年人依托社區養老,3%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機構。
由此可見,家庭環境是絕大部分老年人日常活動的主要空間載體,直接關乎老年人的安全健康、生活質量以及護理和照料需求。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有超過80%的老年人現居房屋建成超過20年。這些房屋大都年久失修,存在公共區域環境簡陋,房屋內部裝飾老舊,個人活動空間受限等問題,難以滿足老人尤其是孤寡、失能、高齡老人的日常居住和養老需求。
吳晨凱介紹,在一些人口老齡化嚴重的發達國家,居家適老化改造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化的養老服務,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下,老年人作為易感人群,愿意花更多時間居家,生活質量的保障將更依賴于家居環境的安全性、便利性和舒適性。
因而,吳晨凱建議,各級政府一方面應加快推進家庭適老化改造事業,加強政府主導力度、培育適老化改造市場、扶持專業居家適老化改造企業,根據各地經濟發展水平和老年人居住特點,量體裁衣,提供差異化服務,如加裝電梯和增加無障礙設施等普惠性服務。
另一方面,除家庭之外,社區是老年人開展社會活動的主要場所。相比于年輕人,老年人對于社區軟硬件設施的利用率高,對社區環境的依賴程度也較高。隨著空巢和獨居成為中國老年人最主要的居住方式,社區在養老服務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社區環境的優劣,直接影響老年人的生活體驗和質量。
然而,由于目前國內施行的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中并沒有對社區適老化設計做出明確要求。有數據顯示,老年人對社區環境中各個項目,例如環境綠化、健身活動場所和生活設施的滿意度普遍較低。社區老齡服務存在著體制不完善、功能不健全、服務項目種類有限、知曉率和利用率低等問題。有調查報告顯示,超過半數的老年人希望社區能夠提供高質量的緊急呼叫、聊天陪伴、陪同出行和走失定位等服務。
因此,營造適老化社區環境將對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起到重要作用。完善的社區老齡服務能夠極大提升老年人獨立生活能力,促進個體的社會功能發揮。建議在社區硬件改造方面,積極落實《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提出的有關新建城區和居住區配套建設養老服務設施達標率的要求。
吳晨凱說,老年人的身體機能隨著年齡增長而退化、容易發生感官系統衰退,行動不便,自理能力較差,智力和記憶力下降等現象,在熟悉的家庭和社區環境中開展各類社會交往和體力活動會出現各種不方便。這就要求我們對老年人的居住環境進行充分的適老化改在,適應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點,為老年人創造一個安全、健康、便利的老年友好型生活環境。這一任務雖然任重道遠,但勢在必行。
本文標題:如何通過打造老年友好型,社會來提升老年人功能發揮?
本文出處:http://m.8989728.cn/news/news-dongtai/15204.html
本站聲明:本站發布的內容(圖片、視頻和文字)以原創、轉載和分享為主,文章觀點不代表本網站立場,如果涉及侵權請聯我們刪除。